【南方日报】汇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磅礴力量
省科协助力建设科技创新强省,推动高质量发展
日前,由麻豆AV传媒蜜桃天美传媒(下称“省科协”)指导的2023年院士专家阳江行活动,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等20多位建筑、风能、电力领域专家走进阳江,走访公司、高校,为阳江市高质量发展“把脉支招”。
广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工作,明确要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新突破。作为推动全省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建设科技创新强省的重要力量,过去五年,省科协积极履行“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加强政治引领
凝心铸魂、科技报国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无限热爱、学高德馨、甘为人梯、一生恭俭……走进位于华南农业大学的卢永根先进事迹展览馆,人们会沉浸在卢永根一生的感人事迹中,受到崇高科学家精神的洗礼。2022年以来,广东已有华南农业大学卢永根先进事迹展览馆等13个单位获评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持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于科协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五年来,省科协始终突出凝心铸魂,坚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科学家精神有机结合,成功举办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汇演等活动。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通过持续努力,广大科技工作者凝心铸魂、科技报国的思想政治基础进一步夯实,争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的责任感、使命感明显增强。
近年来,在省科协所属科技社团中,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入选广东社会组织党建优秀案例,省环境科学学会党支部成功入选全省首批100家“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
服务科技工作者
受省级以上表彰的优秀科技工作者200余人次
去年7月,第十七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公布,南方医科大学教授毕惠嫦、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刘兴国等中青年科学家获奖。
近年来,省科协积极加强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培育和托举,对标中国科协的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出台了《麻豆AV传媒蜜桃天美传媒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管理办法》,省本级及广州等市科协遴选培育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28名,不断探索创新青年科技人才的选拔培养机制,助力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后备队伍。
近五年,省科协聚焦“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这一根本职能,着眼建设有温度、可信赖的“科技工作者之家”,持续强化“科协就是服务”意识,稳步提升科技人才服务质量。
为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筑基固本,替创新创业行动铺路搭桥。省科协开展科研评价体系、青年科技工作者职业现状调查研究,听取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建议呼声,协调优化科技政策环境。每年定期走访慰问一线科技工作者,及时办理反馈科技界政协委员提案和院士专家咨询建议,做好在粤院士休养考察、医疗体检、地市考察调研等保障工作;省振兴科技基金会筹集经费736万元,先后资助各类科技活动107个。
为服务好广大科技工作者,省科协与省科技厅加强部门合作,构建起全省“两科”系统上下联动、协同共进工作新格局,协同推动广东出台《对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对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推动省人大颁布实施《广东省人才发展促进条例》等,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成就科技人才就是成就科协事业。省科协热忱主动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搭好梯子、端好盘子、搞好服务”。
近五年来,共有81人获广东省丁颖科技奖,79人被评选为广东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受到省级以上表彰的优秀科技工作者达200余人次,宣传报道优秀科技人物和团队3000余人次。
服务中心工作
动员338位院士提供决策建议
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创新资源与产业对接,促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广东科技力量服务“双区”建设、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和乡村振兴取得新成就。
近五年来,按照需求牵引、专业对口、精准对接的思路,省科协积极持续推动会企合作、会地合作,组建院士工作站48家、科技专家工作站316家、学会科技服务站170家;动员1392名中青年科学家赴各地市开展科技服务,签订合作协议1108项。
同时,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省科协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惠民行动,积极探索科技兴农新方式,联合华南农业大学组建荔枝、生蚝等农业“科技小院”26家。省科协被评为全国科协系统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先进单位。
建成“顶天立地”的科技智库,是省科协服务科学决策的“实招”。五年来,省科协发挥科协跨界融合的组织优势、人才优势,把科技工作者的个体智慧凝聚上升为集体智慧。
广东与中国工程院共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广东研究院,开创了地方智库建设新模式,聚焦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智能交通、生态环境、新能源等战略需求提炼调研课题,先后动员338位院士领衔或参与战略研究、联合攻关、咨询服务,提供决策建议。
着眼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近年来广东接续办好中欧科技创新合作发展论坛、大湾区工程师论坛、大湾区科学论坛等,支持在大湾区培育设立国际科技组织或分支机构,打造国际组织总部集聚区。
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交流,省科协努力在“规则衔接”上找准位置做好文章,试点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工程科技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标准互认,15个工程专业启动试点,相关工作纳入中国科协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区域和行业试点,释放科技创新动能;开展粤港澳大湾区港澳工程专业人才职称评价试点工作,已完成93名港澳工程专业人才正高级职称认定。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科普之翼”展翅腾飞
去年9月,第六届广东科普嘉年华暨2023年全国科普日广东省主场活动在广州启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协副主席吴清平在科普嘉年华上宣读了“百名院士·百场科普”活动倡议书,倡议院士积极参与科普工作。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近五年,省人大颁布实施《广东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省政府印发《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将科普奖项纳入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范畴,省科协切实履行科普职责,推动全省科普生态持续优化,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迈上新台阶。
全省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26个、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72家、省级科普教育基地779家、省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92家;新(改)建在建科普场馆29.4万平方米;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巡展持续推进,开展活动3103场……科普工作在广东蓬勃发展。
全省21个地市均将科普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东莞、江门把科普工作列为十大民生实事,江门、韶关组建科普集团,广州市黄埔区少年科学院及“10分钟科普活力圈”为全国首创。
2022年,广东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4.8%,与五年前相比提高了五个百分点,超预期完成目标。
针对科普事业的堵点、痛点和难点,省科协将进一步完善配套科普政策措施,发挥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进一步压实责任、协同推进,推动县以上人民政府将科普事业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列为民生实事;紧贴区域产业布局实际,强化“五类重点人群”科普需求调研,持续提升科普有效供给。
同时,加快“粤科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落地见效,打造有引导力、公信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省级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专业科普队伍建设,壮大科技志愿服务者队伍;以成立广东粤科普集团为契机,大力推进科普产业化、市场化,力争广东科普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省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新征程上,科协组织将担当新使命彰显新作为。省科协党组书记成洪波表示,省科协将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聚焦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重点任务,团结引领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当好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汇聚更大力量、作出更大贡献。